有如傻瓜照相機,為什麼說是傻瓜,因為傻瓜都會用,一按就可以,沒有大學問。
但是,是讓使用者很方便使用,不須要告訴他,什麼是光圈、快門等。
這些光圈、快門等如何配合,如何的使用才恰當,這些由照相機設計捨操心。
其實這個能夠對著景一按就可以成功,這是一門大學問、大工程,不是傻瓜。
淨土法門的理論,你信佛願,你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心一起,成了,你已往生。
以後的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是佛告訴你,你往生已成,時間到我來接你。
你信得及你就成就,就如同你相信那相機只要對著景一按就成,信就好。
就如同那台相機的製造及設計,須要很高的智慧以及科技來做後盾。
淨土法門也是如此,耗用了法藏比丘五劫的時間詳細的思惟。
這法藏比丘在當時就不是一個凡夫,世自在王佛還讚歎他高才勇哲。
《無量壽經》說:
『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
又說: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覩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
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這裡很清楚的知道,當時的法藏比丘,不是一個普通的凡夫,是一切世間無能及的聖者。
就如同設計製造傻瓜照相機給人用的設計師,法藏比丘更超出於他們無量不可說倍。
為了憐愍我們這些一切都不是也不行的凡夫人,法藏比丘以無上的願,完成我們的國土。
捫心自問,我們能夠高飛一沖向青天,遍至十方世界,作種種示現嗎?
我們能一定清淨現前,化無量供具、無量莊嚴之具,供養諸佛,修諸功德嗎?
我們能成就三昧,出入過去、位來,救度供養無邊苦眾生,成就一切布施功德?
我們能夠斷三結見惑,即我見、疑、戒取見三種煩惱,成就初果而入聖流嗎?
都不能,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凡夫,貪念不斷、瞋恨心常起,愚癡的凡夫人。
雖是凡夫,仍然有想要一個美麗的未來的想法及希望,不管能不能成。
但靜靜的思惟,那些菩薩的境界,那希望大家都好的心願,我是無力完成的。
那周遊各國,環遊四天下,看看浩瀚的宇宙世界,於我是無能為力的。
《安樂集》說:
『猶如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若從輪王行,便乘虛空飛騰自在。
豈可以言劣夫之力必不能昇虛空也。』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連誇上驢子的能力都沒有的凡夫,想遠行都很難。
轉輪聖王有一輪寶,大可四十里,可以瞬間周遊四天下。
《菩薩本行經》形容輪寶說:
『金輪寶,輪有千幅,縱廣四十里,周匝百二十里,
王欲行時輪在前導,不賓伏者金輪自然在頭上旋,自然降伏不用兵仗。』
這個凡夫如果得轉輪聖王的許可,登上輪王的輪寶,要周遊世界也不是難事。
我們凡夫無力出三界,但是得到阿彌陀佛的願力之救度,出離三界更是易事。
所以只要依止佛的願力即可,寧願做一個愚夫,做一個平凡人,而蒙佛之救度。
不應該做一個自認為樣樣都行,可以救人無數的能者,到時候什麼都不是。
位子坐的高高的,每天受人供養,被人捧的高高的,對後生一大事又無能。
時間到,閻王派了鬼差來了,又是如何,福報盡了,出離又無望,奈何!
就像讚歧的莊松對一個禪師說的話:
『這個傢伙,這個混蛋,胖得不像話,坐著轎子到處吃山珍海味,
把佛教當商品,這種傢伙如果掉進地獄裡,地獄裡的鬼一定垂涎三尺。 』
說一口好的佛法,不見得就能了脫生死,那一點佛法都講不出來的可能就可以。
那對佛法的大道理都講不出所以然的,他信入佛的本願,得佛所賜的信心。
這個信心行者,因佛的本願力故,蒙佛的攝取不捨,決定得往生。
就像莊松同行所形容的那位禪師,天天受人供養,講了一口好佛理。
但是說到後生一大事,確完全沒有保握,這才是可憐憫的眾生。
與其這樣的迷失自己,到頭來又是輪迴五趣,不如做一個愚夫而蒙佛之攝取不捨。
盡這一生,做一個沒沒無聞的凡夫,與佛如膠如漆,蒙佛所賜之信心,往生極樂。
願行者能自己選擇,盡今世後,極樂世界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