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故還成念佛三昧,言令要「專復專」也。
「專」之字二重, 先捨雜行而取正行,此是一重之專。
後擱助業而歸正定業,又是一重之專也。
又始之專者是一行,後之專者是一心。
以一行一心,言「專復專」也。
以下釋無為念佛,於中又有二段,
初先引文「還成念佛三昧,言令要專復專」之文是也。
即引「教念彌陀專復專」之文也。
後專字二重以下者((94)-(96))正釋述此意也。
中有三節,初((94))直釋,
次((95))「此正定業之體」以下者辨其體相,
後((96))「是故不依機之念不念」以下者結示前來也。
初節之下分別專復專二義,
言初義者,專專成為二重,
上專者正行雜行相對,捨雜行而取正行。
下專者助業正業相對,捨助業而取正定業也。
(依法然聖人之《淨土宗略鈔》所說:
『依善導和尚之意,往生之行雖多,大分為二:
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正行者,亦有多種:讀誦正行、觀察正行、禮拜正行、稱名正行、讚嘆供養正行,
此等名為五種正行。若讚嘆與供養分為二時,則亦名為六種正行也。
就此正行,合為二種,一者: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以念佛為正定之往生業,若以禮、誦等,名為助業;
念佛之外,或禮阿彌陀佛,或讀三部經,或觀極樂之相,
或讚嘆供養,皆為助稱名念佛也。
正定之往生業者,唯念佛而已也。
除此正助之外,一切諸行:
布施、持戒、精進、禪定,如是六度萬行,
讀法華經、修真言等,種種之行,悉皆名為雜行。』
念佛行是往生事業的正行正業,而禮拜、讀誦淨土三經是正行之助業。
而除此正助之行外,其他部施等六度萬行,在往生事業裡,都算是雜行。
奉勸有心於往生淨土的有志之士,不要輕忽而自誤生機。
往生淨土的淨土法門是唯一他力之法門,所以只要信受就成。
不用我們做任何的功德事業,也不須要求禪定一心。
『又,雖言一念往生,未必限於一念。彌陀本願之意者,稱念名號,
若百年、若十二十年、若四五年、若一二年、若七日一日十聲一聲,
起信心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必定往生也。
總而言之:上自欲念佛之始,直至臨終而念佛也;
中者七日一日之念佛,下至十聲一聲;信彌陀願力,必定往生。
本願者不定多少之數,心思一念亦必往生,而不退轉,直至臨終之念佛也。』
當我們往生事業已經成就,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念佛,感謝佛的救度。
要感謝佛,感謝佛恩,我們真的沒有任何事可以做,除了念佛之外。
還好,南無除了歸命之外也是回向之意思,就是願回去的意思。
阿彌陀佛為了救度我們,以五劫的時間思維,兆載永劫的修功德。
目的是要我們有一個可以安定的地方,說修行也好,是給我們安定的處所。
講感謝的話,做感謝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讓要感謝的對方能接受到我們的心意。
阿彌陀佛最喜歡聽到的感謝話、行動,就是我們願意回家,回佛為我們建立的家。
我們就像慈母失蹤的孩子,被慈母找到了,我們應做的是,回到慈母身邊。
我們誠心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誠心的告訴佛,我要回家。
這句我要回家,是一個孝子,目前能給慈母最好的感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