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無量壽經者:總攝一代教行於定散兩門,以悉調群機。

*觀無量壽經將世尊四十九年的教法,通通攝在一起。

 將修行成為聖流的法門融在一本經中,分為定善門及散善門。

 所謂定善,就是息慮以凝心。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密宗紅教所說的開大圓滿見。或是嘎居派的開大手印見。

 禪宗的明心見性,大澈大悟,了生脫死。等等是。

 在觀經從第一觀日觀到第十三觀,都稱為定善觀。

 散善就是廢惡以修善,不須要一定在定中才能做。

 從說觀之前說的修三福,及最的後三觀,三輩九品是散善觀。

 另外阿彌陀佛別開弘願一門。如本註說:

 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令終歸念佛一實大直道。

此乃釋迦悲化極唱,彌陀別願玄宗也矣。

但以經顯文似一宗定散,而弘願道若不存耳。

明雲棲簡分三經曰:此觀經者雖淨土經。

(蓮池大師居雲棲寺又稱雲棲,被尊為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

 著有《彌陀疏鈔》、《竹窗隨筆》、《往生集》、《淨土疑辨》等。)

(就彌陀依正故)

不可與大小本為同部。

(異大小兩經一宗念佛故)

漢地諸宗派的高德,製疏弘揚此經者,凡十有四家,都崇尚為定散兩善。

*弘願念佛,是佛力、佛願力所成就的。

 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以五劫的思維完成建立攝受眾生的規劃。

 以兆載永劫的時間來做積功累德的事業,建立此無衰無變的西方極樂世界。

 把佛要給眾生的功德,攝受眾生到極樂世界的方法。

 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總攝都融入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內。

 眾生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總攝佛的功德,成為自己的功德。

 就好像肚子餓了,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來吃飯,飯菜都做好了,現成的。

 你不只不用做飯菜,也不用下田耕種等等。

 你只要認知,西方極樂世界是我的故鄉。

 阿彌陀佛是我的慈父,他一直在找我,要我回家。

 我是他老人家流落在外的兒子,我必須回家親見慈父。

 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這裡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遠,怎麼辦!

 不用急!請相信!阿彌陀佛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

 只要你相信,就是相信,阿彌陀佛一定能帶你回去。

 你是他唯一的兒子,他一定會來帶你。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已經為阿彌陀佛找到了,我就可以回家了。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感激!就是感謝!

 就是這個心情,把被佛救度的心情這樣傳給大家,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報佛恩!就是把被佛救度的心情傳給大家,讓大家也同樣得到佛的救度。

 

 大家都知道,要成佛的第一步,發菩提心。

 但是告訴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發菩提心,不用再一次發菩提心。

 入佛門要先三歸依,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三歸依具足。

 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已經是離開言語和思想的範疇。

 眾生就是盡所知所學也無法得知,如何是佛所願。

 就連聖流,下階就無法了解上階的行止、思緒。

 經說: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處。

 我知道你的處所,知道你要出門,也知道你要去那裡。

 出發總是有一個可尋的方向,依常理、照言行,總可以猜測到一些。

 何況地上菩薩,神通自在。

 地上菩薩可以將三千大千世界截取,從東方丟到西方,從南到北。

 而其中住在裡面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知道他們被移動。

 連他的神通都無法知道他的上階菩薩的行止。

 他沒辦法知道他的上一階菩薩腳要如何抬起,往那一個方向走。

 何況佛智神通,是無法猜測的。

 佛力難測,眾生只應仰信。自力欺心,應引以為戒。

善導大師楷定古今,製四帖疏開弘願門。

今此玄義分者,特是其根基矣。

善導大師弘化正意,唯在大經弘願念佛。

(故標弘願出在處云: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宣釋大經以宣其素志。

為何要專釋觀經來做為弘化淨土,何也?

善導大師有其他著作,釋各經,法事讚釋小經。往生禮讚依往生論。

觀念法門,依觀經及觀佛三昧經說明觀佛三昧,依般舟三昧經說明定心念佛。

四帖疏釋弘觀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