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說:「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茍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或疑佛法主張無我,怎麼說要信自呢?當知這個「自」字,不是那個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離一切相的自性,也即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所以《要解》開口便道此心本非肉團心,此心不是我們所說的心臟。現在科學以已經證實,一個人心臟壞了,可移植另一人心臟來代替。如果我黃念祖的心臟已經切除了,換來一個張先生的肉心,那麼是我自己仍然活著,還是張先生復活了?當然是我黃念祖仍然活著。〔正在目前整理稿件之際,科學界又有所進展,可改裝塑料纖維同鋁合金製成的心臟,人依舊還活著。〕可見肉團心不是自己的心。
《要解》又說,我的自心,也不是緣影心,緣影心即第六識能攀緣的心。此心只是緣色、聲、香、味、觸五塵所生之影像,故名緣影的心。
為說明自心不是緣影心,特引證《首楞嚴經》。此經乃經中之王。《首楞嚴經》明示此義。當年阿難多聞第一,能憶持十二部大經,但遇摩登伽之難,幾將破戒。幸蒙佛遣文殊大士率領大眾誦真言前去救度,才能免難。此時阿難十分震動,哀切請佛開示。佛問阿難:「以何為心?」阿難回答,佛方才問此心在內,在外,還是在中間等等,我用心來推尋。所以「即能推者,我將為心。」阿難認為自己這個能推想尋思的心,即是自心,佛當時訶斥阿難說:「咄!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枉受輪轉。」
佛直示阿難,你所謂的自心,那不是你的心,那只是外界五塵所引起的妄想。它迷惑你的真性,這是妄心,它不但不是你自己,而且是你自己的敵人,它迷惑了你的真性。那個是賊,可是你把害自己的賊人,認作自己的愛子,於是使你失掉本有的常住真心,而冤枉地經受輪迴之苦。
《楞嚴》這段開示十分切要。《楞嚴貫珠》說此經講「見道」「修道」與「證道」。由「見道」才能「修道」,由「修道」才能「證道」,可知「見道」是關鍵性的第一步。「見道」的方便市是顯真心,而它的最初方便是破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