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種是「人無我見」,這是屬於佛教的見。

人裡頭沒有我,這種見就很高了。這個「我」字,就是處處為個人打算,是萬惡之源。

人無我」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沒有我,不為自己打算,他不自私,這跟前兩者不一樣。

人無我」的見是什麼見?

知道補特迦羅沒有真實、固定的自性。

「補特迦羅」,這是梵文,舊譯翻成是人,或眾生。新譯翻作數取趣,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在五趣中輪轉,「取」是輪轉的意思,取了天趣,取了人趣,取了畜生趣,老這麼取,所以稱作「數取趣」。

不說六趣,是因為把修羅併到其他五道之中,有天修羅、人修羅、鬼修羅、畜修羅。

也就是說人沒有一個固定、長久作為人的特性,人一死就沒有了,哪有什麼堅固、自己的性。

不但死了就沒有,就是活的時候也時時都在生,時時都在死。今天來看我,跟昨天就不同了。我身體死了多少細胞,又出生了多少細胞。

拿年輕的照片來看,過去很美的人都變成老太婆了。他不是突變,是一點一點地變,一點一點的老、不存在、死掉。無常啊,沒有「常」的存在。

還有你的心,這幾天你們聽了不少法,阿賴耶識聽了不少東西。它變了,以前就沒有,所以它不是「常」,沒有一定的性質。

不但是人,整個世界都是剎那剎那在生滅。

像是影片一樣,一片接一片,每片都不同。我們說話之間,地球轉了多少角度,地球繞著太陽偏了多少角度,太陽又轉了多少。宇宙之間又有多少星球出生,又有多少星球崩潰。

這一分鐘跟前一分鐘後是不一樣的,我們看不到,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連續。這跟電影影片一樣,每一片影片的動作都不同,它是一段一段的,不是連續的。

影片這麼轉動放映,我們看的時候視覺有惰性,腦子有記憶,還有我們人的思想在裡頭。電影就靠這些活絡起來,飛機飛了,火車走了,悲歡離合通通出來了。

這一切都沒有自性,都在變,沒有固定的東西。

從這裡知道人是沒有自性的,所以就「無我」了,就是《金剛經》的道理-「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我,也就沒有別人,也沒什麼叫眾生,什麼叫相續,相續就是「壽者相」。

知道「人無我」的道理,這麼去修去證,得到了解脫果,這是「人無我見」的功用。

人無我見」對我們是需要的,但是它有不足之處。不足之處在哪裡?

佛法中有四諦、十二因緣。

四諦是「苦集滅道」,小乘人認為「苦集滅道」是堅實的。

而《心經》的「無苦集滅道」,他無法理解,所謂「見不及此」,他沒這種見。這是深般若,是與小乘不共的,是大乘菩薩的般若。

「共般若」小乘人也懂,「深般若」小乘人就不懂了。小乘人要是知道「無苦集滅道」,他就是大乘菩薩了。

依「苦集滅道」這個法,他解決問題,證有餘涅槃。

緣覺,就是十二因緣。認為十二因緣是實有的,是真實的,他依止這個法,證了阿羅漢。

他住的涅槃是偏空的,他只知道沒有我,這一切都是空的,偏於斷滅的空。不知道「第一義諦空」是空有不二的、真空妙有的。

偏有所偏,不能得到究竟解脫。「二無我」小乘人只證得「人無我」,沒證得「法無我」;住的是「有餘涅槃」,沒能證入「無餘涅槃」。

「無我」在大小乘是共通的,「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法」。

不過把四諦、十二因緣執為真實的、堅固的,不肯放捨。

對於《心經》講的「無苦集滅道,無無明,乃至無無明盡。」沒有四諦法,否定十二因緣法,小乘的見解就達不到這個地方,所以成就只能到阿羅漢,證到「偏空涅槃」。

不能究竟解脫,這是他不足之處。

但是阿羅漢真的是解脫了,確實是小乘極果聖人,具足六種神通。

前五種神通不足貴,最可貴的是得到「漏盡通」,見惑、思惑他都沒有了。在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出家人,還是依止這個教法,修行也很認真。證到初果的人還是有,證到三果就很稀有了。

(問:什麼是依他修證?)

依他,就是依止一個法。「法」就是他,自己之外還有一個法;心外之法,就是他,跟自己相對的。

這個「依他」很容易跟「依他起」弄混。這個「依他」,是依止另外一件事,所謂的四諦、十二因緣這個法。

這是他的「法執」,執著這個「法」是真實的,我能成功。

「無苦集滅道」,他就無法接受了。

所以我們能發菩提心,就超過阿羅漢,所以這是「頓」的地方。我們破惑的地方,就不如阿羅漢。這兩個是交叉的。「人無我」,這是小乘的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