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九日,蓮如上人說:「獲信之後,能將信心說出來,這是很好的。
不要去說言不及義的話,要好好向別人說明『一心』的重要。」
這是他對空善所說的話。
信心獲得,是一件非常珍貴的事,是值得讓大家分享的,所以有機緣應該能讓大家知道。
信心,如果是平常的信心,當然是要自己去建立,要贏得比賽,不只要平時的努力,
平時的努力不夠,自己的能力不足,都會阻礙勝利的信心,但是要贏的意志力也是重點。
這是自力的信心,用在平常的事務上,或是聖道門上,或許有用,但是他力法門,堪慮。
往生極樂世界,雖然說是易行道,但是要具備三心,這是《觀無量壽經》所說的,經說: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看字面,發這三種心,好像很簡單,但是看一下善導和尚對這三心的解讀。
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是身口意三業都要真實,不可以只是表面的,作給人看的,為求名而作的,都不行。
和尚說是名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是真實,這種的發心不只無用,而且有害。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心之心。有兩種深信之心:
一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種的深信心難,大家都自認不凡,「人定勝天」,只要努力,再艱難都能突破。
那有人自己認為自己沒用,好像說自己是孬種,很難面對,這種深信,是大破大立。
仔細想想,在這個世界的修行,那一個不是進一退九,好像努力用功進了一步,好高興。
這一高興,鬆懈了,來個慶祝,放鬆一下自己,這一放鬆,又大大的退步,退到原點。
在說白一點,如《楞伽經》所說,一切菩薩、阿羅漢、天人等,神通及辯才無礙,
都是因為佛的加持力及灌頂力所成就,沒有佛力,一切菩薩等,如同凡夫。
如果體解這一點,自認為自己無力,應該比較沒有失面子吧。
又其實現在是末法時期,又是末法一千多年後,釋尊的加持力早就沒有了,更應信知。
三者迴向發願心。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
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如此等之善根,皆悉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
說是迴向願生,但是看到好的日子,美好的生活,嬌妻孝子,又放不下不想往生了。
這三種心,不是我們凡夫人所能發的,我們充其量,隨緣發發善行,有時都不容易。
其實只要在第二個深心進入,如善導和尚所要求的深信心,兩種深信,這就可以放下。
深信自己是罪惡生死沉淪之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出離之緣。
若依自力,絕無法有機緣出離,幸有阿彌陀佛之大願,當把握之,無可放棄,乘願往生。
雖說發三心,但凡夫無力,佛願度脫眾生,賜與眾生往生之信心,此一心及是往生之筏。
領納佛所次之願、信心,行者即得往生,此凡夫解脫之道,領納此一心,即得往生。
「自信教人信」,當獲信者,領納佛所賜之信心,當是信心歡喜,亦當將此獲信之情,
讓有機緣之人,想要信入者,仍未信入者,開導他們,讓他們也有機緣能夠信入。
信心成就者,滿心感佛之恩,所謂,當思報佛恩,所以一心只想佛恩、報佛恩。
所以行者之心,就是轉述獲信之心情,及因何而獲信,使當來者能夠信入即是。
不會有其他的思想,也不會有其他的想法,思報佛恩,傳達讓來者能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