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是佛。
這是禪宗祖師黃蘗禪師的話。
這裡所即的心是那顆心。
是即我們這顆凡夫俗子的心是佛。
還是那顆心向著成聖的心,用那顆心向成佛道的心是佛。
都不應該如是看。
不管是凡心、聖心都是妄心。
凡夫不解佛意,反執為有凡心、聖心,將空作實,故知是妄。
因妄故迷,但只要除卻這執著的妄心,除卻這凡情聖境,即是。當知,心外更無別佛。
所以當初達摩祖師西來,所傳的法無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直指說一切人,全體是佛。
就是這樣的直接了當。
這說法是一脈相承的。
釋尊成佛也是這樣說: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釋尊並沒有說,修得,是「證得」。
所以很清楚,是本具的。
但是為什麼凡夫還是凡夫。
本來是佛,根本是佛,如假包換的佛。
就是因爲不明白,不能認知,執著,在這般的執凡、執聖的,有聖可求,有凡應捨。

向外馳騁,棄凡求聖的,其實還是在迷中,不能自覺。
祖師們就是知道這個中道理,為了要點醒你,所以說:即心是佛。
十二因緣法,隨然歸為小乘之法,但是對迷的眾生還是受用。
十二因緣從無明起,到老死止。
這是一個循環,老死後再接無明。
凡聖的差別就在這之間。
無明,凡夫。
明,聖人。
明,光明、智慧、覺。
反之為無明。
明、無明也就在一念之間。
一念覺即明。
一念不覺、妄即無明。
眾生一念情生,即墮惡趣。
這是無始以來就如此。
佛說:眾生無始以來,因為一念無明,流轉於生死苦海,輪轉於六趣四生中不能自拔。
佛用無始,沒有開始、不可說的遠古。
眾生皆因為無始以來,因為無明,因為執著,無法脫離輪迴及生死的苦海。
這個從無始以來到如今,沒有變,而要如何度脫,也是一樣,無明到明,由迷轉悟,

由不覺轉為覺。
轉為覺,轉迷成悟,叫成等正覺。
不是要你修個什麼,又要九轉丹成,又要出個小孩,(元嬰),都不用。
你但於凡聖兩處之情盡盡,自然就是無妄。
《金剛經》說:無法可得。無法可說。
《四十二章經》說:
識心達本名沙門。
沙門就是通稱的出家人,出家的目的,不是要坐在高高的,逢人就自稱師父。
是要識自己的本心。
達摩祖師西來,也是找一個不被迷的人。
有心之人,應當從這層上悟入,不須在枝節上作功夫。
所謂:但求其本。
認知了本,枝枝節節都是細節,只要些時日,不難理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