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重勸因顯果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養國,橫截五惡趣,
惡趣自然閉,昇道無窮極。
漢譯曰:何不各精進,努力自求索,可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
橫截於五道,惡道自閉塞,昇道之無極。(文)
吳本同之。
初二句勸因,即是大信,上所謂念道是也。前但激發耳。
今文正勸大信,必得下顯果,明精進求生者必得生。即彰前下二句也。
努力者,上暖五切,《方言》勉也。《廣韻》努力也。《增韻》用力也。
古詩少壯不努力。(文)宜言勸辭也。
各勤者,指諸天人民,不簡男女、賢愚,宜勤修也。
精進自求者,宜精進,念道自然,而求生彼國也。
峻公含自力他力者,非也。自力願心,何得往生安養真證乎!
今謂佛勸本意,唯在他力故。
必得超絕去等者,《信卷》三末(四右)引顯信益,此約現生。獲得橫超一心者,
六趣四生,因亡果滅,橫超五趣道,住正定聚,信益也。依此意,則必得至。
自然閉,四句彰現生信心益也。
《略書》引顯真實證,今此中意彰淨土真證,與必得者。
《行卷》曰:必言即也,令然也。
《銘文》曰:必者謂自然也,言真因既定,則自然可得,離妄證妙果,故曰必得。
漢譯曰:可必得,此乃明因果不違也。
超絕去等者,《銘文》釋曰:可得超流轉生死,絕去娑婆世界,而往生安養淨土也。
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者;橫謂他力也,由信如來願力,不假行者之功,
自然截去五惡趣。
離四生言橫,是言橫超也。橫對竪言,超對迂言也。
竪迂自力聖道意也,橫超即他力真實本意也。
截謂斷,橫斷絕五惡趣之業繫也。
惡趣自然閉者,歸命願力,則閉五道生死故,言自然閉也。閉者,謂閉塞。
本願業因所引自然生安樂也。
昇道無窮極者,昇至無上涅槃,是言果也。道者,大涅槃道也。(已上)
依此意橫者橫超顯願力之言,示非自力修斷也。
截五惡趣者,自然截斷,無始流轉,繫六趣四生業縛也。
此惡趣自然閉者,大願業力,引生安樂,則自然閉塞五道生死果也,此彰所離。
昇道無窮極者,彰所得真證,前所謂洞達無邊際是也。
《安樂集》下云:此方多時,具修施戒忍進定慧,未滿一萬劫已來,恒未免火宅,
顛倒墜墮,故名用功至重,獲報偽也。
《大經》復云:生我國者,橫截五惡趣。
今此約對彌陀淨剎,娑婆五道齊名惡趣,地獄、餓鬼、畜生,純惡所歸,名為惡趣。
娑婆人天,雜業所向,亦名惡趣。
若依此方,修治斷除,先斷見惑,離三塗因,滅三塗果,後斷修惑離人天因,
絕人天果,此皆漸次斷除,不名橫截。
若得往生彌陀淨國,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名橫截。
橫截五惡趣者,截其果也,惡趣自然閉者,閉其因也。
此明所離,昇道無窮極者,彰其所得。(文)淨影全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