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梵響》云:見彼嚴淨土等者,於此有吾祖師不共極談。十方往詣,諸大菩薩,

猶為通總佛土而來,是故佛者,他受用報也。土者,通途淨土也。佛及講堂道樹,

猶是方便化身也,然拜佛信本願成就,慧日照世間,消除生死雲,照十方國,

無所障礙。(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見土知見彼嚴淨,微妙難思議。妙土廣大超數限,

佛本願力莊嚴起,見佛土契本願力。初契願力成就。自境界中,攝自境信受,

令至自境界身上證果也。云云

來往之始,自力不如實,而詣化土,見化土,至見妙土,而契本願見真土者,

此義甚違理,何者諸佛告勸,豈不如實稱歎耶?既聞如實讚歎,而作如實解故,

來覲見而歎敬,若是非作如實解,則何得見嚴淨國耶!

是知諸來大士,從本如實信知願力國德故,來生見佛,何得言自力不如實,

來詣化土乎,又於化土,而見弘願佛身及土,而契本願力者何謂耶?

契本願力,故見弘願身土,因何於化土得見乎,而今正依諸佛勸讚文,

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則此往覲大士,皆受諸佛告命,乘本願力,而往生焉。

豈其化土往生也哉!

直入真土見真土莊嚴微妙,故願我國亦如是也。今何以往諸大士,為化土相思之。

《要解》云:言願我亦然,猶存自力氣分,所以為化土也,不知此莊嚴本佛,

所為我即我國。(文)

此意知佛莊嚴妙土,全為我等所成為真土,佛真土外,何求我淨國耶!

今言願我國亦然,是佛國外求己國故,為化土相也。

今謂,此亦不然,此但知泯因果主伴差別相是真土,而不知無差中主伴差別,

宛然是真土一乘妙莊嚴。故為此解,既於無差別中,立主伴差別相,

故願言我國亦然,豈化土相哉。

《渧記》曰:因發無上心者,地上發願,尅實則融于彌陀一如,果上大願,

無異于法藏因願也。非菩薩通總誓願,可謂果後方便。願我國亦然者,姑分主伴相,

故有此願,雖然主即伴,伴即主,寧真土外,別求我國耶,果冥于彌陀一如,

因融于法藏大願,因願果德,並同彌陀,則其所居淨土,亦彌陀真土而已,

今此真土圓融無礙故,主伴莊嚴,歷然差別,故有此願。差即無差,主伴無礙,

真土之外,何有我國,無差即差,不妨土有主伴而已。

雖有主伴,並是本師彌陀,為來生人,所莊嚴之真土,已成當成,念劫融即,

焉可思議。

嗚呼!古來諸註,未曾辨此旨,獨望西以為別願,稍似有意,雖然未談,

同于本師別願,則永使主伴有隔異,不亦恨乎。(已上)

五、說法授記三:一本佛現相;二上首請問;三本佛答說。此初。

應時無量尊 動容發欣笑 口出無數光 徧照十方國 迴光圍繞身

三帀從頂入 一切天人眾 踊躍皆歡喜

唐譯云:世尊知欲樂廣大不思議,微笑現金容,告成如所願。(文)

漢云:時無量世尊笑,三十六億那術,此數光從口出,遍照諸無數剎,

則回光還繞佛三匝,已從頂入色,霍然不復現,天亦人皆歡喜。(文)

宋本云:爾時彼佛無量壽,化導他方菩薩心,密用神通化大光,其光從彼面門出,

三十六億那由他,普照俱胝千佛剎,如是人天普照已,即入如來頂髻中,

時會一切諸眾生,敬歎佛光未曾有,各各俱發菩提心,願出塵勞登彼岸。(文)

(莊嚴經至此偈盡。故請問授記諸佛勸讚等闕略不頌。

但偈盡長行有上首問答釋迦語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