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其形色等者,《會疏》云:形其身大小也,色青黃等也,未詳。
又《箋》云:其形其色,及高下大小,咸稱天人所欲,故云稱其形色等。(文)
如解則形色高下大小為所欲,若爾宜言形色以高下大小稱其所欲,
而今稱字在形色等上,何解為所欲乎,其非可知矣。
今謂淨影釋云:與身相稱,準解言形色者謂身,非言青黃等色,此中意云,
宮殿等相稱,其人天身高下大小,而所居宮殿等,隨有高下大小也,
隨意所欲句亦通此,意欲高居虗空,所居宮殿,亦高在虗空中,意欲下居地下,
所居亦稱身在地下,大小亦然。
漢、吳兩本云:諸菩薩阿羅漢,所居七寶舍宅,中有在虗空中居者,(高也)
中有在地居者,(下也)中有意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則高;
中有意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則大;中有意欲令舍宅在虗空中者,舍宅則在虗空中;
皆自然隨意,在所作為。(文)
可以為證也,何以就舍宅,說大小高下,隨意自在者,此乃顯真實報土。
何者吳本於中下輩,說疑城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隨意高大在虗空中。
(文)
故知真土往生人所居舍宅,大小高下隨意所欲自在,今在此言之者為之耳。
衣服亦非人天所有,唐譯云:上妙衣。如大論云: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
譬如薄冰,光明明淨,有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不可稱知,
何況願力自然土乎。
願文云:如佛所讚,應法妙服。(文)
飲食亦非人中天上所有,所謂百味飲食也。
華香瓔珞等,華鬘塗香等。(香如華嚴經入法界品鬻香長者云。)
此乃身飾或供具也。(吳本上(廿六)曰其華香萬種,自然之物,非世間物,
亦非天上物,諸菩薩意欲得四十里華,即自然在前云云。)
妙音者,如次風吹演法等,此等資具即事而真,悉是菩薩法門莊嚴,
例如《維摩經》(佛道品)說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
《大集經》(序品)明四種瓔珞莊嚴,宜思準于此中焉。
所居宮殿等,理實如《大日經》,三世法界宮,《華嚴》彌勒樓閣等,皆證入之境,
高低廣狹,各不相妨,一道清淨無著無礙故。
《論》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不如化土樓閣,不無礙。
或一寶等,諸寶隨意現。《箋》云:此即欲一寶則一寶至,欲二寶則二寶至,
乃至無量寶亦爾。(文)
隨所欲等二句貫上諸句,明隨意證入也。
唐譯下(四左)散華承足後云:阿難!一切廣大珍奇之寶,無有不生極樂界者。(文)
正當今文。
二、妙衣踐行
又以眾寶妙衣,徧布其地,一切天人,踐之而行。
彼國人天,受用其妙衣也。彼國寶地,是彌陀正覺果體,故以諸善萬行,莊嚴果地。
故云:眾寶衣布其地,往來進止,常在行業地。故云踐之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