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所住者,法身德,即是光壽相即妙法身,統御十方,其德雄徤故名世雄。

導師行者,般若德,智為導主故,般若配導師行,《大品》等般若為前五度之導,

若無之則如人無眼。《止觀》云智目行足到清涼池,故應導師立世眼名。

最勝道者,解脫德,《涅槃經》云無上上真解脫,故無上上即最勝義。

德過千萬曰英,此法最勝故名世英。此之三法不縱不橫,如伊字三點,魔醯三目,

而成方便法身別德,故總名奇特法。總常總於別,別是別於總,故總別合為前四住,

異譯之中,漢、吳云思念正道,唐譯分彼思念、正道,則為止、觀也。

入大寂定是止也,行如來行是觀也,今經前四為奢摩他止,故說為住,

第五為毗婆舍那觀,故說為行,遮處有照,故分三法,照處有遮,故卷之收如來德,

如來德者何也?即是正覺奇特之名號也,行之者用無上智慧,不但釋迦,

十方三世莫不皆然,故下文說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大經智門勢至當之,

《觀經》悲門觀音當之,勢至圓通在智慧念佛,此明因人而行如來德,

今明果人而行如來德,行者第十七願名號,諸佛咨嗟名為行。

約遮門,釋迦即彌陀,二尊分而不分,前四住是也。

約照門,則二尊不分而分能所,彌陀為所讚,釋迦為能讚,能讚為行,

所讚說為如來德,毗婆舍那能所歷然,故說為行(能)如來德(所),

天中天名為天尊。又可,與下無蓋大悲應,行如來大悲為行如來德,

行大悲能令眾生入智慧之門。(已上)(師說)

三結問所為二:一結前所念,二結前所見。

去來現佛,佛佛相念。得無今佛念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爾。

者,初結前所念,何故威神光光乃爾者,後結前所見也。

去來現佛等,舉三世佛相念,以推度今佛所念,《如來會》:思惟去來現在諸佛,

世尊何故住斯念耶。(今經推度其所念,唐譯推決其所念。)

漢譯云:會當念諸過去當來,若他方佛國,今現在佛。(此見光明數變,

疑當念三世十方佛)去來現佛者,舉三世諸佛也。

佛佛相念者,祥云:明三世諸佛皆有化眾生念,光光相照,又智智相照,

故云相念也。

今謂:三世佛互相念,以此法化眾生為大事因緣,云佛佛相念。

得無等者類佛佛相念,推今佛亦念諸佛,故云得無者,有念也。

耶者是問辭也,祥云:正云得無,今釋迦十方諸佛同有為一大事因緣故,

出世之事耶何?(文)峻公引《祥疏》今文同《法華》五佛開顯之文云云

有云:念諸佛者,即是彌陀佛也。《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故今亦念彌陀佛說為諸佛也。按此文引他推今,何為彌陀耶?

又云:佛佛相念,用之量今佛相念,決定不可言彌陀,思之。

何故威神光光乃爾者,結所見。意云:若不爾者,何故光光乃然乎!

承上以結所見也。

威神者,前光顏巍巍是也。光光者,威容顯曜也。興云:光光者,顯耀之皃(貌)也。

天臺《梵網疏》云:光光者,盛義也。(望西引)

大寂定中所現色相,光顏巍巍,威重難測,阿難見之,推所住、窺所念故,

若非念諸佛出世大事,則何故如是現異常相耶!

問辭多重者,為愍念眾生,欲發起出世本懷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