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

言別解別行者,指淨門僻解人。

別者分也,離也。分離一物以為兩片,謂之別也。

解者,曉也。他力念佛行體無二,(同一念佛無別道故)然僻解人雖同念佛,

而妄解以謂,佛名即己心。或妄解謂,不加自善何得往生。

如此等解即是分一為二之類,故名別解。

多念證文云:言別者,一是分作二之辭也。解者謂曉,雖行念佛,為自力故云別解。

言別行者,雖行念佛,兼修別餘行,故名為別行。

別解約意業,別行通三業。

言異學異見異執者,此指聖道偏解之人。異者殊也,違也。

黑白相違謂之異也,聖道教行與淨宗異,學彼異法故名異學。此含內外。

多念證文云:言異學者,趣聖道外道(總標)修餘行念餘佛,(此趣聖道)選吉日良辰,

     好占相祭祀者也。是外道也。

言異見者,見者謂見解,或心外無法,或淨穢無二,或即身即佛,或歷劫修證,

如此等見與淨教異,故名異見。

言異執,執謂執著,偏著異見自是他非,是名異執。

由學起見,由見起執,遂障難淨教,故斥云邪人。

若其解虛通不起障難者,可謂正學正見人耳。

(別解是因為見所起的,自己本身的知識,以自己的學識去度量,去解讀其他的情事。

知見是因為學問所產生的,有好有壞,好是有了知識,對事情就不會懵懵懂懂的,

不會一無所知,知道應該如何的分辨,如何的處理,不會一無所知。

壞的是,因為有了自己的看法,就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固執,一定要這樣做。

沒有了變通,因為知見使然,一定要如此的作,這樣事情處理才完滿。

可能因此破壞了和諧,因為知見、知識的不足,又固執己見,使作出不可收拾的惡。

「見」帶有一種決定、固定的意思,與看法、觀點有所不同,看法、觀點可變,

但是見就是那麼的固定,而且是決定的固定,這一點是很危險的。

夏太老師常說,『捨得捨得,有捨就有得。』

捨就是捨比較低的知見,才能接受較高教圓滿的見,就是有捨就有得。

對於「見」紅、白教的祖師貢嘎上師有個定義:

「見,乃是內外輪寂一切法,決定其體性,而印持之。」

內見是佛教內,外就佛教外的。輪,就是世間的一切生死輪迴,六道輪迴的事。

寂,就是寂滅,是圓寂、空寂,在深一層講就是涅槃。

這裡講佛教內的,佛教以外的,所以是對立的,輪寂也一樣是對立的。

輪寂是生死、涅槃的對立,一個輪迴,一個是解脫,所以是對立的。

輪,輪迴是一個纏縛的境界,寂,寂滅是萬德圓滿,連疑惑業力都寂滅的解脫境界。

講一切法,法,不是指佛法僧的法,實際上佛經上的「法」,意思很廣,

概括一切事,一切物,一切有形的、無形的,講道理、概念,都是所謂「法」。

所以這「一切法」就是一切的一切,這就很廣了。

對於這一切的一切,我們要「決定其體性,而印持之」。

一切事務一進來,要決定其體性,是什麼體?是什麼性質?

「見」就是這樣,我們要對一切一切的法,認知它是什麼體,什麼性,並印證之,

很堅固地去看。就像蓋圖章似的,一蓋文字就出來了,你的見就是這樣。

所以如果知見不正,那麼下來的行就不行了,明明佛說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你的知見認為要修,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哪有不勞而獲的,一定要修。

佛把成就的願行要賜給你,你說這「信願行」要自己成就,這個見就差了。

你執著要自己,那佛也隨你,就慢慢修,到了驢年一定能成,何時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