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即有其二。一者依報。二者正報。

釋觀佛中,此先總釋,就依報下,是別釋也。

即有其二者,示從略開廣,阿彌陀佛人法是略,依正主伴莊嚴是廣。

略即廣故,(如水即波)云即有二。

即字顯示廣略相即,義略他師。

他師意謂,就三嚴中,佛境為勝,餘二為劣,勝必攝劣故。

舉勝境題無量壽,如斯所解但明主嚴名阿彌陀,未明眷屬亦阿彌陀,況依報乎。

今欲顯示廣略相即三嚴同一,阿彌陀佛人法名義功德法門故,置即辭永異他師。

安心法定鈔云:『依報至寶樹一個莫不為極惡我曹,故機法一體乃南無阿彌陀佛也。

正報從眉間白毫相至十輻輪足下,成就常沒眾生願行之尊相故。

亦機法一體,乃南無阿彌陀佛也。』

此明三嚴同酬機法一體願因,因一果一,依正不二因果不二。

唯是南無阿彌陀佛名義功德,契稱論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入一法句,

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及今釋意,可服膺哉。

言依報者,所居國土,所依住處,故名為依,酬報淨業故名為報。

言正報者,是能居人,主伴色心各正所用故名為正,酬其淨因故名為報。

問:既開佛為三嚴境。(所觀之境)然依報中有日水冰,是娑婆界有漏依報,

  未審此亦即彼佛體,人法名義功德事耶。若謂然者,應屬真依,

  下文何釋言假依耶。

答:舊記十七右以下至文終。

就依報中即有其三。

一者地下莊嚴。即一切寶幢光明互相映發等是。

自下別釋三嚴之境,就中先舉依報三種。

問:下又言依報者下。分別十三所觀依正通別真假,其文可見,

  今所舉三種(地下,地上,虛空三嚴。)是何觀境耶。

答:舊解曰。此舉水觀境中三種,(音鈔及楷所引)議曰,水觀地上嚴中不說池林。

  又空嚴中不說花網寶雲化鳥,今文列之,豈水觀境,西山義曰。

  此舉韋提光臺所見依報莊嚴。(了鈔及楷所傳)此解佳矣。今更詳之。

問:光臺文中不說三種,何以謂是光臺所見。

答:此三種見依觀文。(正宗所說,依報七觀。)開光臺所見為依報七觀故,

  取依觀三種明光臺所見耳。(因論既言開光臺見為依報七觀,然其七觀中,

  日水冰想境是有漏假依,此亦為光臺所見否,若謂所現見,則違經釋說,

  但現淨妙國土,別選安樂淨國,若謂非所現見,何謂開光臺見,進退有難,

  學者思焉。)

(《往生論》論極樂國土的莊嚴功德,廣開十七種觀察彼佛國土功德。

 說:論曰,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

 云何觀,云何生信心,乃至,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

 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彼觀察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

 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而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

 《往生論註》解釋此不可思議力說:

 『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不可思議也。』又曰,

 『有五種不可思議。一者眾生多少不可思議。二者業力不可思議。

  三者龍力不可思議。四者禪定力不可思議。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議。

  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

  一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

  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

  此不可思議,如下十七種,一一相皆不可思議。』

 此所說的三種依報,正是此十七種國土功德成就,也就是不可思議成就。

 應知,廣說佛土依報莊嚴,阿彌陀佛莊嚴,菩薩莊嚴功德成就。

 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略說者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

 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就是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