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雖言信本願稱念名號,以謂他方外佛之功德,於名號不下功夫,

  則不遂往生等者,真實可悲之事也。

此一節者,舉自力信行之非而揀別也。

雖然信本願稱念名號者:

此一句是且假與之言,非如實之信行,依次之文可以明白。

不知「佛之正覺」即是「成就眾生往生機法一體之法體」,

即執機法各別之觀念故,以謂他方外佛之功德也。

言下工夫者,自力計度之意,不除通途自力自攝之執也。

言他方外佛之功德者:見名號與往生各別之異計也。

與下段文「必至信佛」文相反,

即止妄念住於道心,積念不怠苦勵自力之人之見解也。

昧於法體之義,只負口稱,謂如斯積稱功者,必得往生而奮勵自力也。

苦修雖似可讚,對他力之宗義者,似順而愈違,

似近而愈遠,卻為可悲之極。

言可悲者:不知他力他攝之別途故悲也。

此反顯現在所明之他力真宗也。

(他力行者,佛、我不二無別,所以稱佛時是佛稱,是佛在念佛。

 我們的心和佛的心一,我們以才市同行的詩來說明:

 「才市啊!你何其幸福。不必思量,無須煩惱。也不用稱誦念佛。

  佛的慈悲拯救了你,可貴的鴻恩,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躺臥時阿彌陀佛;站立時也阿彌陀佛,行住坐臥皆阿彌陀佛。

  工作時阿彌陀佛,記帳​​時也阿彌陀佛;一事一物中都有阿彌陀佛。

  羞愧時阿彌陀佛,高興時也阿彌陀佛。

  懺悔之後阿彌陀佛,歡悅之後也阿彌陀佛。」

 所以才市同行說,這念佛是不必思量的事,無須因為忘了念佛而煩惱。

 因為有可貴的佛恩,處處時時與佛同在。

 所以躺著時念佛,站著時阿彌陀佛,無時無刻都是阿彌陀佛。

 一位他力的念佛行者所以自在,因為他感受到佛的照護。

 《往生論註》『云何讚歎,口業讚歎』云:

 『稱彼如來名者,謂稱無礙光如來名也,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者,乃至,

  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

  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

  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閒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

  故無決定,無決定故,故念不相續。乃至,

  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他力行者,信心安堵於佛所成就的信心而不驚不怖。

 因為是佛所成立的信心,所以沒有信心不淳的事,沒有不淳,就能一心。

 信心一心,則決定相續,故能安心安住於佛願上而不退。

 「胸中引起六字迴聲的爹娘呼喊,慈悲的催促,南無阿彌陀佛。」

 當心中生起佛號時,當知道,是阿彌陀佛慈尊的護念,招喚我們回家。

 是佛慈悲的催促,我們此身報盡,當即往生極樂。

 一個自力行者,前念生時,會感覺往生將有望,後念停時,迷惑將起。

 危哉!我往生無靠,因為我沒有念佛,可憐哉!自力不可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