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故《般舟讚》(善導大師)云:
「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慚愧」二字,釋為慚於天,愧於人,亦釋為慚於自,愧於他。
前已示十劫成道之一念,已成就眾生之往生。
因我等不信受此而徒流轉之旨。
今者攝此,更就《般舟讚》之文來說示之。
《般舟讚》是善導大師撰述,巨出本文者:
「敬白一切往生知識等,大須慚愧。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又說種種方便,教門非一,但為我等倒見凡夫。」
(引讚岐妙好人莊松的事蹟:
『有一天,住持講經結束後,莊松在仍逗留本堂內的同行們表演倒立。
他的倒立姿勢很有趣,可是有人警告他說:
莊松,你都一大把年紀了,還摹仿雜耍不成?是不是不要命了?
莊松喝道:您說什麼鬼話!我是要讓你們看看自己將墮入地獄時是什麼樣子!
怎麼樣?還不為你們的後生一大事而驚嚇嗎?
釋尊曾說過,一切眾生死後必墮無間;還說,入地獄時將是頭下腳上。
不過,釋尊所說的頭下腳上非僅指肉體,亦指人的心。
人不承認世間無常,累積罪惡而不以為惡,這正是顛倒的姿勢。
所以,臨暝終時,顛倒著心就會直落地獄。
莊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拼著幾把老骨頭去表演,
為的只是希望同行們的心中,升起對後生一大事的恐慌。 』
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負責,要老實的面對自己。
古人說:黃泉路上,父子不相替。
下地獄很苦啊!苦到如父子之親的骨肉,都不敢、不會代受罪。
釋迦牟尼佛說每一個眾生死後必下無間地獄。
所以要蒙佛的救度,才可以免除這個苦。
所以要聞法,聞法的目的是要早早將信心建立好。
健康時要聞法,身體不好時更須要。
應知道,很少有人是健健康康的死的。
大都是生病死,或是意外死。
所謂:生、老、病、死,這是必然的。
既然已經受生,歲月總是會摧人老去,病苦總是任何時間多會光顧我們的。
死是一定要面對的,就看我們用什麼心境去面對它。)
在本鈔初釋大須慚愧,後解種種方便。
此文之大意者:
我等眾生今雖徒受流轉,而彌陀已成就吾人之願行。
釋迦如來雖已種種方便吾人,唯吾人不知耳,非往生未成就。
吾人至今始知,唯可大慚愧。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云: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乃至,
儘是微塵,...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否。乃至,
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
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釋迦牟尼佛為教化我等眾生,在那麼長的時間裡,往來此世界教化我們。
我們尚且不知,也不知道感恩,聽從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