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住生心要到別教地上菩薩才做得到。

我二十歲讀《金剛經》就懂得「無住生心」是很殊勝,但是凡夫做不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念佛,念的時候非常勤快、非常執持,相信是有,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別的都放下了,就是「無住」;無所住,這一句阿彌陀佛還相續不斷,這心是生的。

地上菩薩所能做的事,凡夫這麼稱念,就不知不覺與他暗合了。

因為有地上菩薩的功德,所以念佛你才能往生,不是念念名字就好。

釋迦牟尼佛不勸你念釋迦牟尼佛,要念阿彌陀佛。

念佛的方法、西方世界的種種,不知不覺就與《金剛經》般若的道理相契合了。

當時我還不懂密法,就聽一些毀謗的話,說我舅父(南梅)舅媽學了財神法,我舅父開了葷,我舅母長了很惡的相。

財神法的紅財神、白財神都是現的威猛相,修財神法要觀想本尊。

聽聞之後很不信,雖然很不信也很不明白,就生猜疑,認為凡夫念佛不能達到「無住生心」的話,念咒可能會更好一些。

雖然聽了這兩件毀謗的話,心裡想念咒可能比念佛好一些,但是這些咒全然沒有用。

《心經》好就好在這裡,先跟我們講道理,然後才說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全部的般若都攝到《心經》二百六十個字裡頭,顯密都圓滿了,所以《心經》很殊勝。

《心經》不要看它字少,是最難講的,四諦十二因緣,菩薩的修持方法,轉八識成四智,全都在裡面。

無苦集滅道」是阿羅漢的修持方法,「無無明至無無明盡」是緣覺的修持方法。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因緣,循環不已,所以生死不出。

「無無明至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就把十二因緣的法執破了。菩薩的修持是什麼?轉八識成四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