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如上人看到飯送上來時,說道:「我所吃的,是別人所吃不到的。」
他不用立即開動,而是會先說:「唯念佛恩。」
「我所吃的,是別人所吃不到的。」是佛恩所賜,唯一的,獨有的,佛的恩賜。
抱著這種心情,蓮如上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佛的懷抱中,唯佛恩是從,如是而已。
蓮如上人被後人尊為中興上人,不僅僅是上人把淨土真宗弘揚光大,走向佛意的佛法。
佛所說法,最初說《華嚴經》,這是佛自己演說自己的境界,所以佛弟子等如聾如盲。
要知道,佛的境界,只又佛能體解,所以大弟子們,諸大阿羅漢,無法得以與聞。
釋尊說《法華經》,佛於舍利弗再三請法,等五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退後,
告訴在座諸弟子,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後說:「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釋尊說: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
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
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在法華會上,先行剔除一切罪根深重和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者。
在宣講佛境界,讓諸弟子開佛知見,示眾生佛知見,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所以謂引導眾生出離三界火宅,示羊、鹿和牛車,出離後都賜與大白牛車壯大有力。
但是,《法華經》雖是諸佛出世本懷經,但是各佛之法有正、像、滅之期,不是常住。
《法華經》於正法時期,為度眾生之利法,乃因為有佛的願力加持故,沒願力則如擺飾。
蓮如上人所生長時代,去佛已遠,乃是在滅法時期,沒有了釋尊的加持力,這是實情。
所幸,乘阿彌陀佛的威德願力,以阿彌陀佛願力為弘誓鎧甲,釋尊當然要弘揚淨土法門。
《無量壽經》釋尊說:如來以無盡大悲,衿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
《法華經》是講佛的知見,令眾生悟入,但是,還有退亦佳矣的遺憾,當不是真實之利。
而《無量壽經》,釋佛為衿哀三界眾生,為度眾生出離三界,惠以眾生「真實」的利益。
淨土法門,如韋提希夫人請問佛所說: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是為了釋尊入滅,正法已過,沒了釋尊的加持力後的我等眾生,阿彌陀佛廣開之法。
我們都是韋提希夫人所哀愍,請求釋尊開示救度的眾生,因為唯有阿彌陀佛的法能度。
蓮如上人身體勵行,把佛恩,感念佛恩貫穿於日常生活中,不是那種拜拜佛念佛恩。
我們生活在佛恩的加被下,但是又那麼的容易的忘卻,把佛恩當作沒那一回事。
這是很危險的事,沒了佛恩,也就沒了我們的生命,也就是說,沒法完成後生一大事。
這是一見很不可思議的事,不應當或忘佛的恩典,可以失去一切,最後一口氣了,
我們還是不能忘了佛恩,感念佛恩,讓我們生活在佛的恩點中,佛的懷抱中心中。
御膳を御覧じても、人の食はぬ飯を食ふことよと思し召し候ふと仰せられ候ふ。
物をすぐにきこしめすことなし。
ただ御恩のたふときことをのみ思し召し候ふと仰せられ候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