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應五年(1496)九月20日,蓮如上人給了空善一幅開山聖人的畫像。
空善的感恩之情,無法言喻。
明應五年,離蓮如上人往生時間只有三年,蓮如上人往生於明應八年,年八十五歲。
所以當時送親鸞聖人畫像給法敬坊空善時,已經是八十二歲高齡,還是為法奔走各方。
蓮如上人為宗祖聖人九世孫,幼名布袋丸、幸亭丸,六歲時母親離開、退出本願寺。
十五歲便有中興淨土宗的志向,十七歲依青蓮院尊應剃度,未久入大谷研究宗義。
其後致力於真宗的教化,每每以平常的語言宣揚真宗之教義,因此真宗得以擴展。
後因大谷本山被延歷寺僧徒所燒,被迫逃到大津的近松寺,另建山科本願寺,
並另建大阪石別院,完成本願寺之中興。著作有:《正信偈大意》、《御文章》。
在蓮如上人之前,本願寺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宗派本山,是隸屬於山門青蓮院的末寺。
這是因為江戶時代,對全國寺院作嚴格的宗派界定,行成「一宗、一寺」的情形。
這期間,山門在京畿諸國擁有至高無上的教權,在面對此龐大勢力,處於弱勢的本願寺,
只能選擇作為其末寺,以尋求庇護,就連蓮如上人也是在青蓮寺剃度出家的,可見之。
在繼任法主後,除了傳統的傳教方式外,蓮如上人還獨創了兩種方式:
授予真宗信眾阿彌陀佛的名號本尊即「南無阿彌陀佛」和御文書兩種。
為了要脫離與山門的關係,蓮如上人採用了一系列的手段,以期達到此目的。
首先,他將不符合真宗教義的偶像崇拜的做法排除,提出了:
「彼木像更重要的是繪像,比繪像更重要的是佛號。」此種說法。
強調「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十字名號,乃是真宗真正信奉的本尊。
淨土法門從開始就都是依附在其他宗派下流通,由各宗派在本來法門外額外推廣。
所以各宗派各依其本來法們解釋淨土法門,成為各種不同的念佛方法。
直到法然上人,走出天台宗,依照《無量壽經》等淨土三經,解釋淨土法門,
正式建立淨土宗,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淨土宗的成立,依經意「一向專念」佛名號。
所以淨土宗又稱為「一向宗」,法然上人後,其門徒對念佛的觀念又有分歧,
所以在上人之世,有信心的辯論,可見於《歎異鈔》,為顯明以信心為宗故立淨土真宗。
親鸞聖人後,個門徒對教義又有不同的見解,又各立門戶,使得本願寺衰落而依附天台。
蓮如上人為此,積極布教,向信徒授予本尊名號,給他們代替佛像,供養在廳裡。
這些被稱為「無礙光本尊」的物件、名號掛軸,很快的在本願寺的各寺各道場上,
取代本來安置的木雕佛像的位置,在這樣佈置的道場,學習教義,本段就是講這過程。
這種的做法,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真宗信徒對本派的自我認同,增強向心力。
但是這種做法,因為信徒的向心力增強,卻引起了山門的極大反感,而指責為異端。
在為求生存下,依附於天台宗,而使得本宗的較易受到扭曲,這是蓮如上人所不願意的。
加上天台宗山門,一直很排斥淨土真宗所主張的「專修」「無礙」的教說。
蓮如上人於後,就中止了無礙光本尊的授予,而改在白紙上書寫「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但是這一做法,並沒有減輕山門對本願寺的忌憚,也成為後來進攻本願寺的藉口。
在授予本尊名號外,蓮如上人更授予《御文書》,講解真宗教義非常重要的教典。
為了讓深奧的教義,能直接灌輸的民眾的腦中,成為信徒身克的信仰,成就信心。
蓮如上人把淨土法門教義,用一種簡潔易懂的說法,編成《御文書》教給信眾們。
這也是蓮如上人,到各道場,除了授與本尊名號外,這本《御文書》,
就以書信方式的,發放到各地門徒和僧人手中,和本尊名號一併流通。
對信徒而言,《御文書》有如「教典」,為保證其內容易懂,蓮如上人每寫完一篇,
都會親自念給別人聽,看對方的反應,是否理解,再讓對方念給自己聽,親自感受,
這篇文章會不會太過晦澀,最後才大量抄寫,在發送到信徒手中,供信眾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