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奪者,《說文》欲去以刀脅止曰劫。一曰,以力去曰劫。從力去。
奪《琳音》二十九(十九)曰:團活反。《倉頡篇》曰:奪強取也。曰劫,強取也。
又奪也,又勢脅也,消謂消盡,散謂散失,磨謂摧磨,滅即滅亡。(文)
憂毒忪忪者,於如前諸物散失,則憂心忪忪,劇如毒入胸中。
忪忪者,《琳音》三十三(六右)伀伀又作忪,同燭容反。《方言》怔忪遑遽也。
經文作幢非也,一本作怔忪。(文)
漢譯云:怔忪。玉云職容反,心不定驚惶遽也。
憬興云:忪者,懼心亂動也。(文)
無有懈時者,異本及漢、吳兩本作解,音通。謂憂毒無時而解冰也。
結憤心中等,憤《應音》一(四左)憤扶粉切。《說文》憤懣也。《方言》憤盈也。
《苑音》一(十五)曰:《賈註國語》憤盛也。
《鄭註禮記》曰:憤,謂怒氣充實也。(文)
心猶胷。吳譯云:結憤胷中,憂惱充實胷中猶若結絲,相纏不解,故云結憤心中。
憤結暫時不忘,故曰不離憂惱也。
心堅意固等者,憤心惱意,堅著粘固,而不能縱放捨去也。嗟乎愚哉,眼前之事,
(《箋》)或坐下非失身為本,明身亡,則諸財悉捨離。
上為人所取,下明自捨去,俱是失財,故為一科也。
坐由也又被罪也。《琳音》五(九右)摧破也。
《考聲》云:碎散也,壞也。(文)
或坐官家貪求,或違法令,其身罹形戮,所摧碎而身亡命終,則所畜諸財,
咸棄之去,田宅錢財等,莫一物隨往者,云:莫誰隨者。
三、結
尊貴豪富,亦有斯患,憂懼萬端,勤苦若此,結眾寒熱,與痛共居。
漢、吳兩本全同之。
興云:第二別示貪過有二:初、寄富貴以申貪過也。
望西云:次富貴文亦二。初指同向苦,次憂懼下結。(文)《略箋》同之。
今謂並未詳,今從峻公為結文。
《會疏》云:世人以為尊貴豪富之人,更無憂怖,故汲汲羡慕,馳求無歇,
為除此惑,故云亦有斯患。憂怖事不可計,故云萬端。(文)此釋甚好矣。
眾寒熱等者,憬興云:有說寒謂八寒地獄,熱謂八熱地獄,受寒熱等苦,
尋常故與痛共俱。痛者受也,此恐非也。現身與後苦,不可言俱故。
今即寒恐熱惱,與痛共俱,或有經本,臨終寒熱恐訛也。(文)
義寂云:以憂怖故,或戰慄而令寒心,或焚灼而令熱身,不能離於其痛苦也,
非冰炭而能寒熱,非刀刃而能痛切者,唯憂苦也。(望西所引)
淨影釋次下文云:明追求時寒熱等苦。(文)
此師意云:為求財故,嚴寒淩冰,熱天拭汗,故云痛居。
望西引二師,無評取。《箋》依義寂。
於寒心之事,焦胸之苦,而結纏不解等。
《會疏》合二師為一義,內戰慄寒,心焚灼煎胸,外有嚴寒淩冰,酷暑拭汗之苦等。
(文)
今謂淨影為好。
上來文明身業有財之苦,故至此結以寒熱苦。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