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道者,天上果報也,故言上生天上等也。
《會疏》曰:善道通指欲、色、無色諸天等者,未詳。
《略箋》云:天謂欲天,夫初禪已上,皆以禪定為因,今博施修善,
即散善而非上界之因也。(文)
享慈福樂者,《應音》四(十八)曰:享愛也亦當也,《說文》享受也。
又九(十五)曰:經文作響非體也。(此經宋本作響)謂受此天之福樂也。
義寂云:響慈福樂者,謂受此福樂,或云響當作享,享當也,受也。又按《字書》,
響訓亦屬此福樂,義亦無爽。(望西所引)
今謂宋本作響,與享音通故耳。
三中積善等,明順後報,積善餘慶者,《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慶者,義寂六曰:慒糵口鹽儋,喜慶,嘉慶也。《琳音》三十(七右)卿暎反,
《韓詩》曰:慶善也。《何註公羊傳》云:賀也,《毛詩》美也。
《說文》從心從反,吉禮以鹿皮為賀,故從鹿者也。(文)
今謂生天上者,報前生修善因,順報異熟果也。今生人間王家者,其天善之餘,
福順後報,故云積善餘慶也。享此福樂之餘福故。
(異熟果,依唯識說,異熟是第八識的果相,梵語稱為毘播迦,漢譯舊翻成果報,
新譯為異熟,此乃隨業力所牽引之果報。)
適生王家者(一本作乃生王家)《琳音》九(十左)曰:三蒼古文適這二形同。
施釋反,《廣雅》祇適也,謂適近也始也。今依祇訓。
自然尊貴者,宿福所致,不用功勳,生而得尊貴也。
儀容等者,儀容妙衣珍饍是自然尊貴之相也,儀容端正,眾所恭事者,威儀容貌,
端嚴好正,天下眾庶之所恭敬從事也。(箋)
妙衣珍饍者,妙衣謂妙好衣服,綾羅錦繡袞龍等也。珍饍謂八珍列前,
盡天下之美也。(膳《說文》食具也。《周禮》云:膳夫上士二人,事王之膳。
《方言》云膳美食也。)
隨心服御者,望西云:服謂著服妙衣也,御謂進御珍膳也。
《切韻》云御進也。(文)《廣雅》:御進也侍也。
蔡邕獨斷曰:凡衣服加於深,飲食入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也。
宿福所追故能致此,總結成上也。
《義記》云:故能致此,諸抄並云誡慳貪罪,勸無貪善,令時會眾皆思前業。
今謂,善惡報應如所說,虗妄業因招虗妄。果然今前說,虗無等義,次說業因。
此意在令思佛願大恩,因果共是佛力所致,何不思恩。(文)
此釋盡善矣,未盡美矣。至下可知也。
後比校顯勝二:初印定;二正明。此初也。
佛告阿難:汝言是也。
漢、吳兩本全同今本。
佛設譬,問現報比校勝劣,阿難答以本末,深契佛意故,印可言如是,是者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