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終時苦相如雲集

下中品曰: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

準例下上品亦必苦相集,故般舟讚曰:

下品上生凡夫等,具造十惡無餘善,乃至,罪人臨終得重病,神識昏狂心倒亂,

地獄芥芥眼前現,白汗流出手把空。

下上尚爾,況下下品,故經文說此人苦逼。

一念傾心入寶蓮

入寶蓮者,謂入寶地蓮華中也。

傳通記曰:一念傾心,經一念時即入寶蓮。

此約生彼時節速疾,以解一念,如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者是。

雖有此義,而傾心言似不消乎。

了音鈔曰:言一念者,上句云尋聲到,聲即稱名之聲,一聲稱名是名一念。

若爾者文宜言傾心一念可呼。

觀門義曰:不住心於淨土謂傾也。

如聞謎語,見者議焉。今解一念與需於同。(如一念頃如須臾頃)

傾心謂傾心於佛願力也,蓋言命促苦逼,心亂不能多念相續傾心,而只一念須臾之頃,

傾心於佛願,即令入寶蓮。(少時傾心名為一念,非生彼時疾名一念。)

三華障重開多劫

三華華字,或本作業,或本作華。

了音鈔曰:今用作業。

傳通記曰:十惡五逆不出三業,故結三業。

楷定記曰:以華為正。

此準中輩讚曰三品蓮開者歟。

言障重者古有二解。

一云華內有三種障。一不見佛,二不聞法,三不能得歷事供養。指此三障名三華障。

二云三品華內,各自有其一障。下上品華內,有十惡餘障。下中品華內,

   有破戒餘障。下下品華內,有逆惡餘障。是名三華障。

開多劫者,下中下下經劫可知,說下上經七七日,此且約世善上福配其分。

若約無善抑止論之,則下上應經三大劫,今約此義邊,但名開多劫。

前明十三觀以為定善即是韋提致請如來已答

後明三福九品名為散善是佛自說雖有定散兩門有異

總解正宗分竟

 按此一節文略,簡諸師解。

彼解,定散俱韋提請,行者必須福觀兼修,正助合行,方成淨業。是故定散共被一機。

文前玄義,既廣破之,今至正宗終,故重簡彼解。

前明下至是佛自說,簡定散俱韋題所請。雖有已下簡被一機。

了音鈔曰:兩門異者,兩門即異,又就兩門各有其異,定有思惟正受之異,

散有三福九品之異。

言兩門者,門通入義,定機從定善入,散機從散善入,各隨修入,故名為門。

此簡定散被一機解。

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

時者即指聞佛語時,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

譬如像大明鏡應時即見面像。

廣廣大也。

長勝長義。如大經說恢廓廣大超勝獨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