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讚云地下莊嚴七寶幢無量無邊無數億

說讚勸眾,文自有三,初略頌經文以讚現生益,次讚當益,後勸歸願。

初中今此二句略頌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瑠璃地。

文義如前問答所辨,今為創學者辨無量等名。(小經二處說此三名,彼阿僧祇即今無數。)

遍計所執境皆有量邊數,以近事喻,且如礫石,徑度周圍幾尺寸許,是名為量。

礫石周圍與地際限相分名邊,礫石幾枚,是名為數。

彼國寶幢一一當相即是法界,互相遍融,一遍一切故,即量而無量,即邊而無邊,

即數而無數,故云無量無邊無數。若依若正,一切皆然。

(讚極樂國界內的莊嚴七寶幢,寶幢都是以七寶所莊嚴故。

有無量無邊無數億之多,難以數盡,故新往人無法了知。)

八方八面百寶成

此句略頌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

八方八面舊有二解:

一曰,經說八方八楞,大寶幢四方四維名為八方,八方之角,名為八楞。

     今指八方各有一面名為八面,八方即八面,以百寶嚴飾故,釋云八方八面百寶成。

     (傳通記言,百寶莊嚴專在方面,故不標楞。)

二曰,八楞各有一面,名為八面,八方及八面同百寶成故。(可讀八方及以八面。)

評曰,後解為勝,如世堂殿柱角,各有其面,以同彩飾,況寶幢楞面何不百寶成。

見彼無生自然悟無生寶國永為常

此諦彼國莊嚴德用。

言無生者,真如異稱。

自然悟者,祖讚所謂不覺而自然轉入真如門。楞嚴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又此義矣。

無生寶國勇為常者,此句釋成見彼無生自然悟由。

寶國莊嚴當相真如,無起無滅,故名無生。

無生無滅即是常住大涅槃界,故云永常。經說無為涅槃之道。釋言無為涅槃果是。

見無生國故無生自然悟。所以其能自然悟者,本由生佛同性機法一體願力。

故大經云,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極樂世界殊勝的地方,不只見佛可以悟無生,見極樂國土亦可悟無生。

極樂是無為常住的,是無生無滅的寶國,見者能悟無生,住者更是如此。)

一一寶流無數光行者傾心常對目騰神踊躍入西方

初句略頌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瑠璃地。

流者放也,句意可見,行者以下讚現生益。(正明弘願念佛現益)

言行者者,念佛人也。

言傾心者,若定善觀應言注心,今言傾者,表念佛人乃至極下流見淨境之易。

觀念門言,一切凡夫但使傾心定有見義。即此意矣。

常對目者,行者傾心想念淨境彌陀依正現在目前。故云常對目。是名為心見。

事讚上云,一切迴心向安樂,(即今傾心)即見真金功德身,淨土莊嚴,諸聖眾,

籠籠常在行者前。(今言常對目前)騰神(騰踊也、昇也。)

躍踊入西方者,心中既見淨境在前,自勇騰神,歡喜踊躍作得生想,名入西方。

例如修觀行人常作生彼坐華臺,見佛菩薩想。

又讚云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

次讚當益文中,此二句歎自利。(往相妙果)

大悲下六句歎利他妙用。

祖讚云,至願土速證無上涅槃,(當今二句)即便起大悲,事名迴向焉。(當大悲以下句)

言寂靜者,離誼曰寂,離動曰靜。彼涅槃界永離煩惱業苦誼動,故名寂靜。

無為樂者,本有真樂,非由造作起,故名無為樂。(經云,自然快樂。)

此舉樂德攝常我淨。

言畢竟者,究竟之義。

言逍遙者,翱翔適貌,心遊自在無係之義。(會疏七言,逍遙無係。)

彼國聖眾究竟一乘,於一切法無所係著,是故歎云畢竟逍遙。

又六要四解此文云,畢竟逍遙快樂無窮義。

無窮之義者,直取字義乎。

離有無者,凡夫妄著生死名有,二乘偏執涅槃名無。

安樂聖眾智慧深遠,不住生死有,不住涅槃無,常住中道故,云離有無。

六要四云,離有無者,第一義諦妙境相,即是中道故離二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