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8此文之意者,

  極樂是無為無漏之界故,以有為有漏之雜善者恐難往生。

  言唯歸無為無漏之念佛三昧,則方得往生無為無漏常住之報土也。

以下是釋述,中有二段((78)(79)-(98)),此一段者,總釋四句之意。

《唯信鈔文意》有釋,

又《帖外和讚》云:

「極樂無為之報土,雜行之人甚難生,

 如來之選其要法,勸誘入專修之行。」

《六要鈔》釋云:

「極樂者,《大經》云:彼佛國土,無為自然。」

涅槃界者:

生彼國者,即證法性之常樂故,是依必至滅度願成就故。

隨緣等者:

《觀經四帖疏序分義》云:(就定善觀緣中一之文云)

「此明,凡夫障重,妄愛迷深,不謂三惡火坑闇在人之足下;

 隨緣起行擬作進道資糧,何其六賊知聞競來侵奪,

 今既失此法財,何得無憂苦也。」

恐難生者:

明彼雜行,不得往生,此釋少善不生之義;

故雖言恐慮,意在不生。

(《往生論》對極樂世界的讚嘆云:

 『觀彼世界相 勝過三界道 究竟如虛空 廣大無邊際』

 極樂世界與我們這個世界比,勝過我們這個世界,不只是廣大。

 出生在極樂世界,只有增上因緣與善知識一同,沒有任何的退緣及惡知識等。

 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註解說: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清淨功德者,見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相。乃至,

  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於不輪轉處,於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

  是故起此清淨莊嚴功德也。成就者,言此清淨不可破壞不可汙染。

  非如三界,是汙染相,是破壞相也。乃至,

  菩薩興此莊嚴量功德願,願我國土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

  廣大無際者,成上如虛空義。何故如虛空,以廣大無際故。

  成就者,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

  是故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我們所處的世界稱為三界,分別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

 三界裡又分,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

 欲界的天道又分六層,再上為色界、無色界都屬於高層的天。

 在三界的眾生是不定的,沒有在天的天人永遠是天人,有一天還是會墮下來。

 一個眾生,今世是人,可能上一世是天人,但是下一世因為人沒做好下餓鬼道。

 所以說三界是輪轉的,是虛偽的,因為都不是實際的,隨時都在變。

 而這個變是不停止的,依眾生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所以說是無窮相。

 佛為了要救度眾生,所以建立的世界就是不虛偽的,這個國土不變不衰退。

 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的,《無量壽經》形容極樂國土云:

 『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乃至,瑪瑙,合成為地。乃至,

  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眾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

 都是為了讓眾生有一處清淨處所,佛才努力盡心建立而成的。

 我們這個世界,為了生活機能方便,所處的都市,處處人擠人。

 極樂世界廣大如虛空,再多的人也不會覺得擁擠,所以殊勝。

 我們出門或是旅遊訪客,住處是問題,換個新的住所,有時不太方便。

 極樂世界,宮殿隨身,你出門訪友,帶著自己的房子,住自己的房子。

 修行方便,又不會退轉,只進步,這樣的話,成佛就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