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有一臣名無所畏。乃至今有大師名尼乾陀若犍子。乃至
爾時,大醫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不?」
王以偈答言:「乃至耆婆!我今病重,於正法王,興惡逆害,
一切良醫、妙藥、咒術、善巧、瞻病所不能治,何以故?
我父法王,如法治國,實無辜咎,橫加逆害,如魚處陸。
乃至我昔曾聞,智者說言:身口意業,若不清淨,當知是人,
必墮地獄。我亦如是,云何當得安穩眠耶?今我又無無上大醫,
演說法藥,除我病苦。」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雖作罪,心生重悔,而懷慚愧。
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
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
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
名為畜生。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
說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慚愧。乃至如王所言,
無能治者,大王當知,迦毘羅城淨飯王子,姓瞿曇氏,字悉達多,
無師覺悟,自然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是佛世尊,
有金剛智,能破眾生一切惡罪,若言不能,無有是處。乃至大王!
如來有弟提婆達多,破壞眾僧,出佛身血,害蓮華比丘尼,
作三逆罪,如來為說種種法要,令其重罪尋得微薄,
是故如來為大良醫,非六師也。乃至大王!作一逆者,
則便具受如是一罪,若造二逆,罪則二倍,五逆具者,罪亦五倍。
大王!今定知,王之惡業必不得免,惟願大王,速往佛所,
除佛世尊,餘無能救,我今愍汝,故相勸導。」爾時大王,
聞是語已,心懷怖懼,舉身戰慓,五體掉動,如芭蕉樹。
仰而答曰:「天為是誰,不現色像,而但有聲。」「大王!
吾是汝父,頻婆沙羅,汝今當隨耆婆所說,莫隨邪見六臣之言。」
時王聞已,悶絕躄地,身瘡增劇,臭穢倍前,雖以冷藥塗治療瘡,
瘡蒸毒熱,但增無損。」(已上略出)
一、大臣名曰月稱名富闌那
二、藏德名末伽利拘賒梨子
三、有一臣名曰實德 名刪闍耶毘羅肱子
四、有一臣名悉知義 名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五、大臣名曰吉德婆蘇仙
六、迦羅鳩駄迦旃延 名尼乾陀若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