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定釋迦使無疑也。
使無疑者,是何人疑,若謂為使夫人無疑,當彼遙禮釋迦之時,即便來現,
豈疑餘佛。既無所疑,何標別號。
又此別號者,是阿難還山為眾傳說,乃始所唱,非夫人所聞。
何使彼無疑,若謂對夫人標此別號者,釋尊自稱,阿難傍喚。
自稱傍喚,俱無其理,若為末俗標別號者,人皆知此界教主唯釋迦,
無有疑謂若餘教主,故序直標通號言佛。(云一時佛)
不須別號,如前疏釋。諸鈔會之,恐未盡理。
今謂佛自標定別號,以使夫人無疑慮矣。
試依經文,解有三義:
一夫人意不請佛故,夫人自說,世尊威重無由得見。
上文釋云,此明夫人自卑謙,歸尊於佛,弟子穢質女身,福德甚薄,
佛德威高,無由輕觸。
不請而釋尊現,故疑若是餘佛。欲除彼疑,故標別號。
二佛身相異常時,故經說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者,身相座儀,尊特異常,
今遇見之,豈不猶豫。欲除彼疑,故標別號。
三揀異彌陀來現身相,故依精密意,釋迦光臺現淨土時,彌陀正報亦隨來現,
故夫人見已,依正竝舉,云我今樂生極樂世界彌陀佛所,即斯意矣。
二尊名通,(共通名佛)身相相似,夫人於此應生疑慮,故為標定別號。
云釋迦牟尼佛,今此釋,言諸佛名通身相不異。今故標定釋迦始無疑者,
文勢可見,若爾者釋迦自唱別號耶。答依如依釋辨。
(韋提希夫人自認身障,不敢要求見佛,不敢求見佛並非不想見,今佛自來。
雖言無由得見,但佛即知其心念故,作不請之友,為顯釋尊出世本懷故。
並因為眾生緣熟故,故現異常相,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顯尊特身。
雖說是釋尊一身,但兼二聖同赴,是彌陀、釋尊同現其前,為開示淨土尊法故。
《淨影疏》云:
『以何義故,前宜遣人,後身自往。釋言,前者頻婆沙羅宜願聞法,遣人傳授。
為化義足,故身不往。韋提希夫人求生淨土,淨土之化,非佛不開,故須身赴。』
又云:
『韋提向前求見弟子,如來何故自身亦去,淨土之化,非佛不開,傳說難盡,
故須自往。』龍興同之。
淨土法重要故,難能了解故,無人能知故,非佛親自宣說,無人能說。
又特別尊貴故,非但釋尊親往,阿彌陀佛亦親臨,為顯法之難思議故親赴。
當知,淨土之教,乃是十方三世諸佛出是的本懷經,諸佛一定要講的。
不只是諸佛出世一定要講淨土法門,並且一定要讚嘆,要以出示不妄語之相,
要出示不妄語之廣長舌相,來說明讚嘆淨土法門,勸其國眾生往生淨土。)
一明夫人致怨於子忽於父母狂起逆心。
自下二釋,文簡難曉,楷舉三解,見者擇焉。
今按此釋世尊復有已下之問,有其二義。
明夫人致怨於子者,謂夫人因怨阿闍世之心切,故發此問也。
忽於下明怨子之由,玉篇云,狂癲癡也。(癲與顛同)餘皆可見。
但文頗簡,今為詳曰。
夫人意,謂闍世癲狂,起逆惡心,此因與提婆黨為眷屬。
故作是念已,向佛問因緣,依此訓經,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向佛發問,故呼世尊,復者再也,先怨我子,以問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
今再問闍世與提婆,共為眷屬因緣。故云復也,餘文可見。
此問亦發乎怨我子,故云明夫人致怨於子也。
(韋提夫人言,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故知,王夫人自認今生無罪。然則,韋提希逢此苦難,乃為殺仙折指之現世報也。
夫人自迷因果,為其自己無罪,故云此報乃飛來橫禍,非是其所造之業因。
而此問佛,何因何緣,有此惡逆,而世尊亦有提婆達多為其同宗,為其兄弟。
於此觀之,韋提希夫人乃是極癡之,可為我等末代之障重又根鈍之表徵。
自己為逆,已造之過,不知其過,又再造口業,怨傷自己目前之苦,乃我等之寫照。
前句自傷自己有此惡子,後一句怨佛有此惡徒眾,自認惡苦之由乃是提婆所起。
若無提婆教阿闍世造惡逆,無此之苦事,為我等之最佳表徵,應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