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堺這個地方的寺院裡,兼緣請求蓮如上人給他寫一篇御文。

蓮如上人說:「我年紀這麼大了,還這樣要求我,太為難我了。」

一會兒後,上人又說:「不過,只要能信佛法,怎樣也是要寫。」

*堺:地名,靠近大阪。此寺院為信証院(しんしょういん)

*兼緣(1468-1543):蓮如上人的第七個兒子

「為法忘軀」,這是蓮如上人一生弘法的寫照,為了弘揚佛本願,再累也會歡欣地去做。

蓮如上人為第七世存如上人的長子,母親是存如上人母親的侍女,所以沒有地位。

母親要被迫在蓮如上人年幼時,放棄親情,留下蓮如上人,到外面流浪,

這有就是蓮如上人所稱的,沒有見過母親,一直思念者母親,還做文章表示思念之情。

只因為他是存如上人的兒子,所以必須要留下來,他的生母不可以留下來照顧他。

可見蓮如上人幼年的生活,在家中的地位,到後來的法主位置的爭奪,都是要有毅力的。

在天台宗的幫助下,其實在這之前,淨土真宗一直依附在天台宗的保護下存活著。

存如上人的髮妻,在鬥部過天台宗的情況之下,帶走了所有的寺產,離開了淨土真宗。

雖然說,為了弘揚佛法,弘揚阿彌陀佛的本願,但是在沒有任何財力下,還是困境。

為了弘法,在家徒四壁下,做一個淨土真宗的法主,連自己的孩子都養不起,

寄養在別人家,以便有能力接待信眾,就連自己,一件像樣的僧服、法衣都沒有。

在這樣的困境下,蓮如上人還是堅持弘法,讓阿彌陀佛的本願,在各信徒心中開花成果。

這些的努力,在蓮如上人心中,還是認為不足的,因為還是受到天台宗的左右控制。

蓮如上人知道,脫離天台宗的掌控,將會是走一場危險的路,因為天台宗一定會教訓他。

很可悲的事,皈依了佛法,聽佛的教誨,心量應該會是很大的,可以有很大的包容心。

佛法講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裡所講的捨,不是那施點錢財,重要的是捨執著等。

學了佛,就自認為自己已經是佛了,總是認為自己所學的高人一等,就是要指揮人家。

這佛所教的法,學的人就是學會了他自己喜歡的法,就個自立了山頭,招兵買馬的。

等人員多了,就成為一方霸主,要征服人家,要教人家,要人家聽他的,不管相應與否。

蓮如上人就於上了這個大問題,而且是生死的大問題,服從真宗沒出路,反抗大軍壓境。

蓮如上人選擇了反抗,因為這樣才能真正地把佛本願弘揚開來,接受了滅寺的大難。

蓮如上人只能帶著信徒,逃到大阪,避開天台宗的迫害,在大阪成功的拓展開弘法之路。

離開了天台宗的管控,蓮如上人得以真正的把佛願真實的傳給信眾,讓信眾成就信心。

為了讓信眾能夠理解佛願,上人用通俗的語言,寫成一篇一篇的《御文章》,流傳各處。

文章的完成,要先讀給他身邊的門徒聽,他們聽得懂,並且把內容無誤的解讀給上人。

在一來一往,都能夠沒有障礙的溝通下,才謄寫轉寄給各處的信眾,增進信眾的信。

就是這樣的認真,其實是佛恩報謝,更進一步說,是佛力的成就,成就了上人的弘法。

就這樣,佛願力所使,使蓮如上人得以將佛願弘揚,使已經不振的真宗,再弘揚光大。

後人也因此,尊蓮如上人為中興上人,把宗祖聖人的真宗,由積弱時代,重振發光發熱。

兼緣上人也是為了佛法,請求蓮如上人寫一篇御文,當然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弘法。

年邁的老蓮如上人,雖然說體力會不足,沒有壯年時的精力,但是為法忘軀的精神一樣。

其實蓮如上人的精神,我們應當要學習,認真的把佛的本願傳出去,不用在乎回饋。

要知道,佛法是相應法,雖然說法很深奧,很簡易,但是能相信的人還是會不多。

如密教的根本戒中所說,於未成熟諸有情宣說密法,這是犯根本戒的。

為什麼這麼要求,你不只無法成就他,還會破壞他的信,所以只要用心,一切就隨緣。

 にて兼縁、前々住上人(蓮如)へ御文を御申し候ふ

その時仰せられ候ふ。年もより候ふに、むつかしきことを申し候ふ。

まづわろきことをいふよと仰せられ候ふ。後に仰せられ候ふは、ただ仏法を信ぜば、

いかほどなりともあそばしてしかるべきよし仰せられしと[云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