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釋尊發遣,彌陀招喚,就是要我們離苦得樂,要我們成佛作祖。

不可以同此等邪師,自誤歧途,若又以此邪見,教於他人,更是自誤誤人。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幸聞,又更甚者,此淨土法門,能得逢遇,

更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幸毋錯失,一失人身,又不知何年能再,應把握!)

清淨信心

對難者智,故名清淨信。

彼具無明其智猶染,往生信心體即佛智,對彼不淨智,故名清淨信。

實無真三乘障難往生者,今欲顯示信堅固相故,且寄彼示決信相,

文云縱使,其意標之。

按大般若第五百九說,天魔現比丘二乘菩薩佛身說法,惑亂菩薩之心。

同五百十四明聞魔邪說而還增長般若正信。

今世中有比丘和尚外現賢善精進之相,為白衣崇如賢聖者,乘說法便,毀他力道,

亦魔眷屬,可不拆呼。

(為何說往生信心體即佛智,實乃因為此信心是佛的願力所成就,賜與眾生。

當知,我們沒有清淨心,發不起清淨心,我們的信心,從來都是染污的。

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解釋信心說:

『而無明由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

   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

   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無明,連等覺菩薩都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未破,何況是我等凡夫人。

因為無明的作用,我們無法滿願,成就出離三界等,要沉淪於五道,受無量苦。

無明故,無法如實修習,想發清淨信心,而其名與義不相應故。

曇鸞大師接下來說,這不相應有三種。

一者信心不淳,淳者,樸實,如淳良,淳厚。又是清白,如淳白。

     就是我們所發的信心,不淳淨,有夾雜,就是有自己的意見,不淳。就是自力行。

     證空上人在白木的念佛說:(白木就是木頭的原色,不加色彩的純木。)

     自力之人者色彩之念佛也:或以大乘之悟彩色,或以甚深領解彩色,或以戒彩色,

     或以調靜身心彩色。

     有定散色彩之念佛則往生無疑而歡喜,無色彩之念佛則不得往生而悲嘆;

     此之悲喜皆自力之迷也。

很久以前,曾參加念佛七,七天念佛下來,就集合討論,有沒有感應等。

這都是色彩,悟的色彩,甚深領解的色彩,是否清安,都是自力,不淳。

有些許定等就高興異常,好像往生已定,不知往生是依佛願,定不定不重要。

所以這信心就這樣的,若存若亡,今天念佛多,清安,往生有望,樂,不然就悲。

二者信心不一,就是上面講的,念得好,高興,往生有望,今天懶了,沒念,苦了,

     我這樣念法,那天才能往生,整天愁眉苦惱的,因為往生無望,到死的時候,

     不知道佛會不會來,不知道佛願早已成就我們往生,而不能決定信心。

     當知,信心是佛所賜,不是我們自己發的,不是佛願所賜的信心,不能往生極樂。

     我當消惡業,不然我一身是罪,將如何得盟佛救度,如何往生。

     嘆異鈔第十四段於此說:

     企圖滅罪是自力之心,臨終正念,若係其人本意,是無他力信心矣。』

       往生與否全在信心,而此信心是佛所賜,故領納後即是即得往生,此應信。

       又嘆異鈔後序,有一段法然上人的話說:

       法然上人曰:「源空信心,如來所賜,善信信心亦如來所賜,故是一也。

          別具信心之人,將往之淨土,恐非源空將往之淨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