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管見解多高,知見多高,如果知見還是在自力上,都很難有所成就,沒佛加持力故。

坦白講,還存在著自力心,表示你還看不透,還看不清自己,認不清自己能有多高知見。

禪宗說,悟後再修,就是說,在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你的所做修行,都是盲修瞎練。

沒有明心見性,就是不明白自心,沒有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斤兩能力。

那明心見性後又如何?說,悟後不念佛求往生,不修淨土,保準你老兄欠再悟。

就是說,你如果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後,你還不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還要一門深入,

就如《首楞嚴經》所講述的,通過五十陰魔,從色受想行識,一關一關的修行出生死。

你對你自己的認知還不過,你不知道你無論如何修,你都無法有所成就,還需再悟。

要認知了自己了,死盡了偷心,那時候你才有救,你才知道放下自己之力,取佛願力。

所以那時候的修行人,就不會還硬要參禪,會放下自力,因為之道了自力無能求佛力。

自力行,這煩惱貪嗔癡都隨著,不會因為修行而自己沒了,會少一些,但是要很吃力。

一位他力行者,雖然貪嗔癡煩惱仍在,但是不妨礙佛願力的攝受,更是不會因此受阻,

仍然是已往生者,如〈正信念佛偈〉讚阿彌陀佛的攝受力上所禪述的:

「譬如日光覆雲霧,雲霧之下明無闇。」

日光有如佛的光明攝受願力,雲霧有如眾生的煩惱貪嗔癡等,雖然煩惱的雲霧很重,

但是在佛的願力之下,佛的光明照樣攝受無誤,不會因為你的煩惱障重而受阻礙。

這是念佛行者,獲信後的生活情形,雖然業報隨身,但是這些業報不會干擾到後生大事。

也同樣有七情六慾,也同樣有分別執著,但是這些都會由佛的願力所承接,如是殊勝。

這種情形,就是善導和尚在《觀經四帖疏》所說的:「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

能生的不是行者自力所能生,是佛的願力所能生,使行者生起清淨願往生心。

不斷煩惱,而菩提道竟成,這竟成就,是佛的願力所加持,使煩惱具足的凡夫成佛道。

龍樹菩薩宣解佛法,〈正信念佛偈〉以偈子解說菩薩的證見,提示眾生修行之路說:

顯示難行陸路苦,信樂易行水道樂;憶念彌陀佛本願,自然即時入必定。

將佛法分為難行的自力行,稱為猶如行走於陸路,在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因為那算他力。

到遠方靠雙腳步行,這一路行走,要一步一步的全靠那雙腳,是多麼的吃力多麼的辛苦。

而全仗佛的願力稱為他力,與剛才的不同,那是難行之道,這靠佛願力稱為易行道。

這易行道,有如到遠方,可以靠行船,當然在今天,可以是開車、坐車或是乘坐飛機。

這是多麼的舒服又不累,只要坐在上面,舟車自己行走,帶這你到目的地,不勞你辛苦,

不用你一步一步的,走的腳又酸,身體又累的,好辛苦的才到達目的地,又要休息幾天。

你在日常生活中,雖然還是一個煩惱具足的凡夫人,但是不用害怕,因為有佛的願力。

只要記住佛的願力,相信佛的願力的救度,那麼的話,步用你辛勤地去修三心、信心。

這一切都具足的,都在法方、佛方,佛的願力加持下,你必然成就的,所以說自然即時。

這是佛願力最殊勝之處,你參了一世的禪,坐破了數不清的蒲團,就算悟了還是要再修。

再修飾要修甚麼,修念佛往生,要往生極樂,才能夠了生脫死,悟了知道只此一途。

我說回頭是岸,這悟了再修,如果是修念佛「求生」極樂,我不知道他是真悟或欠再悟。

為什麼說「真悟或欠再悟」,就在這「求生」上,你是否有疑,對佛的救度有所疑。

不然的話,佛是無時無刻觀照著你,一有機緣,你機機成熟時,你就可以回去,

這是不用求的,佛願使然,這是法爾自然的,這是為何要勸大眾一同往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