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四十八願中亦有諸行往生之願,不似其唯明專念得生,
此如就最初之文所釋,四十八願中言本願者,唯第十八之一願,
餘四十七者令欣慕第十八願故
舉根本之願,欣慕之諸願皆被統攝,猶如諸臣從於一大王也。
故亦有諸行生因之願,此為方便欣慕
唯念佛往生之一為真實之本願也。
示此意故釋「唯明」,「唯」者有「揀持」、「決定」、「顯勝」之三義。
揀餘唯持此,決定不動,必勝餘者之義也。
揀劣之諸行,明唯念佛勝,此為唯明之意也。
又此經者:此經指《觀經》。
《觀經》中「定善門」與「散善門」文段各別。
於《定善門》第九觀云: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於《散善門》下上品云:
「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下中、下下之二品,同說稱名往生。
如此說,定善散善之中特說念佛,故釋「唯標」也。
「標」者:「標顯」、「表現」之義,說自力定散諸善之中,廢彼諸善,
唯標顯「他力念佛」,此唯標之意也。
《選擇本願念佛集》中,釋尊不付屬定散諸行,唯以念佛付屬阿難之文末云:
「說定散,為顯念佛超過餘善,若無定散何顯念佛特秀,
例如法華秀於三說之上,若無三說,何顯法華第一。
故今定散為廢而說,念佛三昧為立而說。」
(以法華判教,釋尊先說阿含,次說方等,再說般若,最後說法華。
以法華為一乘圓教,開權顯實,乃暢本懷之說,故說秀於前三說。)
「三經唯顯此願」,已後釋述所引之文意也。
於中此句是略示。
於《定散義》之本文,舉《大經》之次,有左之文:
「《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此言在《阿佛說阿彌陀經》中亦明念佛得生也。
然,此處不引此《佛說阿彌陀經》釋之文,而言「三經唯顯此願」者有何意耶。
謂,此略也,元來《佛說阿彌陀經》者是《無量壽經》、《觀經》二經之結證者。
舉二經之處,自見其義,故略之也,文略而不引,意仍同舉。
然者,三經同示名號得生,故為明「三經唯顯此願之義」之釋文引來此為證也。
(《佛說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快入滅前所說的經。
是不問自說的經,所有的經典,都是有弟子等請問才說的。
只有《佛說阿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而是自己告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講《無量壽經》時,佛身放無量光明,從未有過的殊勝,引阿難起問。
阿難承佛威德,因而開啟此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大悲心,經云: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濟羣萌,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
今所問者,多所饒益,開化一切諸天人民。』
諸佛化生事業,依眾生緣熟而啟,眾生緣盡而滅,唯獨阿彌陀佛,度生願力無限。
《無量壽經》云:
『汝寧復聞無量壽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
阿彌陀佛,以其無盡大悲,大音流布十方世界,為度眾生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