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此文之意者:
「若我成就十方眾生之願行,令得往生者,我亦將成佛。
若不得往生者,我不取正覺。」
故佛之成正覺者,當依我等之往生與不往生而定也。
願行者:
志望欲得所期之果為「願」,為達此「願」苦修福慧而養成者為「行」。
換言之,希望言「願」,向目的進趣言「志」,作業言「行」。
即努力用功進到目的之業務也。
譬如,有青年希望得博士學位者願,績相當之苦學者行。
願若弱,行則不力,行若不進,則願不成,願行相摧則無得博士學位之期。
反之,志願堅固者,百折不撓,千挫不屈,排除內外之妨礙。
能堪苦學,著著實實向目的進行,如難作能作。
以苦學進趣之行功遂達志願,而願行圓滿,得博士學位。
如此,剋願勵行,剋行填願,而得成就願行。
今亦同此,自發欲得無上菩提之大心者言「願」。
(錄一段妙好人莊松的事蹟:
莊松想邀一位同行參詣佛寺,便上他們家,在門口呼喚那位同行。
屋内的同行说
莊松立刻應一句:唉!連這麼健康的我都要去哩!
疾病是死亡的前奏,越是有病的人大多越接近死亡。
莊松這句話的意思,即如他一般生龍活虎的人都要去參詣,
更何況一個無常已迫在眼前的人,豈有不去聽聞的道理?)
有堅固之志願則能堪苦行,有難作能作之「行」,方能達成「無上菩提」也。
《大智度論》第七云:
「獨行功德者不能成,故須要願力。
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到。
至淨世界亦復如是,福德如牛,願如御者。」
如此有御者無牛,有牛無御者,共同不得運物到目的地。
(取《指月錄》六祖下一世之南嶽懷讓和其弟子馬祖道一的對話:
有沙門道一,在衡嶽常習坐禪,師知是法器。
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
一曰:圖作佛。 師乃取一磚,於彼菴前石上磨。
一曰:磨作甚麼。 師曰:磨作鏡。
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 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
一曰:如何即是。 師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無對。
懷讓下道一,俗稱馬祖,下再出百丈及南泉。
百丈立清規,創立佛教叢林,下出黃檗禪師。
說願如駕御者,福德如牛。
就要知道,牛車不走,不關牛車,駕御者應該知道駕御牛。
所以懷讓說磚磨不成鏡,因為磚性無法成為鏡子。
同樣人性一樣不能成佛,是因為眾生都有佛性,所以才能成佛。
並不是坐禪可以作佛,佛性不顯,坐一世的禪也不成。
那個怨娑婆苦,欣往生極了的佛性,才是佛能救度的。
如茶陵郁山主開悟所說:
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那個佛性就是茶陵郁山主所指的神珠,被這六塵煩惱的人性所鎖。
其實所指的佛性、人性是同的,覺悟的是佛性,合塵的是人性。
背覺合塵,使我們無法出離。
背了塵就能與覺悟合,就能蒙佛救度,往生極樂。)
留言列表